包头市东河区:老超变态传奇私服街焕新蝶变 唤醒城市记忆密码
时间:2025-05-26 14:53 点击:次
在包头市东河区,有一片承载着岁月故事的土地——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。它就像一位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学者,静静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,如今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,焕发出全新活力。
活化历史 唤醒沉睡的记忆宝藏
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三官庙片区,召梁头道巷、二道巷、三道巷就像是它的“主脉络”,19处传统民居院落像镶嵌在这条脉络上的璀璨宝石,王家大院、巴家大院、刘家大院等错落其中。这些建筑融合了晋西木雕、砖雕、石雕的精湛工艺,又带有草原文化特色,被誉为包头城市发展史的“活化石”。
5月20日,经过数月的精心修缮,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2、3号院已经完成施工工程和招商引资,对外开放。院落修缮过程中以“修旧如旧”为原则,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晋蒙民居建筑特色,重现了走西口时期院落的风貌细节。两个院落引入了中医体验馆、传统酿酒、手工醋坊、豆腐坊等业态,在尊重历史底蕴的基础上,探索可持续的文商旅融合路径。
自2024年10月,一场“唤醒计划”启动,街区开启了改造之旅。秉持着“修旧如旧、活化利用”的原则,对街区古民居、古建筑进行了修葺,最大程度保留历史风貌,同时又巧妙地注入现代商业和文化体验业态。2025年1月19日,街区一期4处院落率先亮相,现场人流涌动、热闹非凡,超7万人次游览街区,销售收入突破25万元,成为市民追溯城市记忆的热门地标。开街首日,春节假期更是成了热门打卡地,累计接待市民、游客30余万人次。截至目前,已有61.7万人次来这里感受历史的温度,带动消费1555万元,成为本地及周边游客休闲体验的热门目的地。
包头市东河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吴静感慨地说:“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的开放,不仅让市民和游客能近距离感受这段厚重的历史文化,也极大地带动了东河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。这里有非遗展演、民俗体验、特色美食等等,每到春节、元宵这些节日,大家都爱来这儿转转。以后,我们将继续丰富街区文化内容,策划更多特色活动,让老包头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、看见、体验到。”
精心雕琢 规划特色文化街区
街区的建设就像是一场精心筹备的艺术创作,高标准规划、高质量推进。为给街区量身定制一份完美的“成长计划”,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团队,制定《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方案》,从功能布局到业态规划,再到未来发展方向都一一明确。同时,为了守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,出台《保护修缮实施方案》,遵循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加强管理”的原则,确保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得到科学修复,让晋商民居“外雄内秀”的独特风貌重新展现在大家眼前。
在规划设计的时候,还充分考虑运营的可持续性,提前谋划商业业态,引入特色文旅项目,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。走进街区,就仿佛穿越了时空,历史院落活化、文化展览、互动演艺等,让游客能真切地感受到“活”起来的历史,那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。包头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:“从开始规划,我们就明确了街区的整体定位——‘以文化为魂,以体验为本,以商业为辅’。下一步,我们还会引入酒吧、民宿等更多新的消费业态以及与西口文化相关的业态,大约年底前19个院落将整体开放呈现给广大市民和游客,让大家既能感受西口文化的魅力,又能享受现代化的文旅消费体验。”
携手共进 奏响文旅融合“交响”
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打造,离不开参建各方的通力合作,形成了从规划设计、建设修缮到运营推广的全链条保障机制。目前,街区更是“火力全开”,筹划了多项文化旅游活动,包括传统民俗体验、非遗展演、走西口主题沉浸式演绎等,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。同时,街区还巧妙地和包头召、包头金街等周边文旅资源“牵手”,打造联动式旅游线路,提升区域整体吸引力。
漫步在街区的青砖灰瓦间,随处都能听到游客们的欢声笑语。市民李先生兴奋地说:“我在包头长大,私服传奇页游,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走西口的故事,但一直没机会深入了解。街区改造后,我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魅力。这里既有老包头的历史韵味,又有现代化的休闲体验,能看文化、吃美食、购物,还能看互动演出,真的太棒了!”
像李先生这样的市民和游客越来越多,他们的喜爱和认可,就是街区不断提升品质、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。未来,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将继续秉持“保护优先、活化利用、融合发展”的理念,深挖走西口文化,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高地。同时,紧跟时代潮流,深化数字化赋能,探索智慧景区运营模式,让历史文化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,为包头市建设文化强市贡献力量。(张莫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