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”特别报道
时间:2020-08-01 08:31 点击:次
编者按 有些事情,需要把时间轴拉得更长才能看清波澜起伏;有些事情,需要把视野放得更广才能分辨高低错落。1月23日凌晨2点,武汉市宣布“封城”。3月28日,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式恢复运营;铁路客运站的到达业务、中欧班列(武汉)正式恢复,城市内外交通逐步“重启”。2个多月的时间,武汉市发生了什么?中国发生了什么?世界发生了什么?事非经过不知难。回过头来,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样的时刻叫做千钧一发,什么样的决断叫做英勇果敢。放眼全球,我们就明白了病毒有多么凶悍,决断窗口有多么珍贵。
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、总体战、阻击战,没有人是局外人,新闻记者也不例外。疫情发生后,本报第一时间先后派出三批记者赶赴武汉,运用媒体融合手段发回来自抗疫一线的鲜活报道。值此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之际,本报将陆续推出来自抗疫一线的全景式报道,展现波澜壮阔的抗疫图景,荡气回肠的心路历程,守望相助的同胞亲情,向死而生的斗争精神。敬请关注。
没有人想到,武汉会以这样一种艰难、悲壮、勇烈的方式,让世界长久注视。
因为一场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,武汉人成为我们最大的牵挂。
2020年3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说,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,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,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!
英雄的城市,英雄的人民!
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、亲自部署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,惊心动魄,英勇无畏。
难忘这些时间节点——
3月10日,战“疫”中的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正式宣布:休舱。
被誉为“生命之舱”的方舱医院,在阻击疫情的关键时期,发挥关键作用。现在,曾经最先开舱的武昌方舱医院,也成为最后一家休舱的方舱医院。它的休舱,意味着通过艰苦的抗疫之战,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3月18日0时至24时,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例,新增疑似病例零例。首次出现的“双零”,承载了无数人的汗水与期盼。
至此,曾经每天压迫着众人神经、高达数千新增确诊病例的凶猛疫情,在英勇顽强的阻击战中,形势根本转变,武汉人民、湖北人民、全国人民,胜利在望。
武汉胜,则湖北胜;湖北胜,则全国胜。
此刻,让我们聚焦这段艰难岁月里的英雄城市和英雄人民,记录下他们在这场艰苦战“疫”中留下的深厚足迹——他们的拼搏,他们的奋战,他们的泪水,他们的奉献,他们的坚守,他们的期盼。
所有这些,都将长久地镌刻在时代的记忆中。
一、武汉封城
一座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,封城,能想象吗!
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勇气、统筹谋略!
这将遭遇多少艰难险阻、民生考题!
难以想象,却势在必行。
究竟发生了什么?
2019年年底,辞旧迎新之际的武汉,熙熙攘攘。此时,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、感染范围最广、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却已露出苗头。
12月29日,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,这是武汉市最有名的专业传染病医院,接到了9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说,30日接着在收病人,31日也在收病人,大概已经有20多个病人了。大家把所有病人全部过了一遍,得出结论:这可能是病毒感染,不是其他感染。
类似情形在武汉市其他医院不同程度地出现。
不过,由于来自医院的信息并没有被迅速有效处理,此时的武汉,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位医生回忆,“一边是医院救治压力与日俱增,一边是社会防控松懈。下班后,看到大量市民依然没有任何防护举措,不戴口罩,逛街,购物,聚餐,节庆”。
疫情防控形势随后开始发生变化。1月7日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,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。1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,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,全力做好防控工作。他要求,制定周密方案,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,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……疫情防控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注的问题,他时刻跟踪着疫情蔓延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,不断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。
1月20日,武汉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,统一领导、指挥全市疫情防控。
当天晚上,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,新型冠状病毒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。
一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疫情阻击战打响了。武汉,成为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关键所在。
1月23日凌晨2点,武汉市发布通告:自1月23日10时起,全市城市公交、地铁、轮渡、长途客运暂停运营;无特殊原因,市民不要离开武汉,机场、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。
武汉三镇,封城!壮士断腕,史无前例。
快速上升的疫情数据表明,这一举措很有必要:1月22日0时至24时,24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1例,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报告疫情,新增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4个省份。
疫情正在快速向全国蔓延。
迫不得已,然而刻不容缓。中央指导组成员、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后来回顾说,1月22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武汉检查疫情防控工作,“带着中央、带着总书记的指示,要求武汉进行交通的隔离,这是外防输出、内防扩散的重要措施,正是这项措施保护了全国,保护了武汉”。
关键时刻,关键之举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,“封城”降低了疫情蔓延几率,“非常恰当且非常重要”。
然而,一座工商贸易活跃、文化交通发达的现代化特大城市,猛然按下“暂停键”,会带来什么后果?
喧闹停止了,短暂的惶恐与忙乱。许多人担心封城之后物资短缺,拥到超市、药店,一时间货架空空如也,连感冒药、体温计也脱销了。
武汉本地Vlog博主“蜘蛛猴面包”在他拍摄的视频《武汉日记2020》中描述“封城”第一天:“没有了公共交通,整个城市变得安静不少,街上行人寥寥无几,95%的人都戴上了口罩……”
但这一情形存续时间并不长。
“我的城市生病了”“她需要我们共同守护”——
越来越多的市民逐渐意识到所处的环境,也逐渐明白,自己该如何去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