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银河开幕的星际邮局,投递一封给未来的信
时间:2020-08-09 18:51 点击:次
43年前,一枚储存了人类文明信息的唱片随着旅行者号探测器送往太空,人类怀着浪漫与野心,试图同宇宙中未知的生命建立对话。但由于当时技术和资源的稀缺,这些具有文明意义的航天项目,几乎将大众排除在外。
今天,由星际美术馆IM(Interstellar Museum)、非盈利机构Longlati Foundation及年轻一代娱乐生活方式平台Owhat共同发起,星际荣耀i-Space提供全流程航天技术及产品支持,经纬中国及ARTC提供特别支持的IM星际邮局正式营业了。
从今天起,你可以写下50字以内的话语,这段文字将被永久刻录在一块芯片里,并将于今年10月随着星际荣耀的i-Space 2020火箭启航,去往太空。此后,这块芯片会在广袤的宇宙中漂流,你的心声将可以存留长达240亿年。
作为一家投资机构,经纬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布局了星际荣耀等多家公司。此外,经纬也一直秉承着“一样给钱,不一样的酷”的理念,积极跨界参与音乐节、电影、出行、艺术等不同领域的合作。
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,同时也是Longlati Foundation理事会主席。他说,“民营商业航天的崛起,标志着航天技术将被运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。这次跨界合作,借用科技的力量,拓宽了艺术的物理边界 ,实现了用艺术参与太空探索的可能。与此同时,这次活动面向全社会开放,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到太空艺术中来,将人类艺术的结晶送入太空,重塑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传递,探索地球文明在地外空间延续的可能。当浩如烟海的文字归入指尖大小的芯片中,如同汉谟拉比法典与罗塞塔石碑,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荣光。期待它在未来漫长的240亿年里,也许在某一天被未知文明读取,产生跨越星际的共鸣。”以下:
自从人类第一次仰望头顶的璀璨星空,探索浩瀚苍穹的野心和梦想就从未停止。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懈尝试,太空之于你我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。今天,我们将一起见证有史以来你我与星际之间最近的距离。
人类太空追梦史
为通天而建的巴别塔,在诸多古文明的文字记载和古建筑中都有迹可循;
文艺复兴时期,意大利的博学家达·芬奇便已构想出了搭载人类的飞行器雏形;
到了二十世纪初,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逐渐占领天空,人类也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对大气层以外空间的探索——1926年,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射向天空;
1957年,第一颗人造卫星“斯普特尼克1号”成功进入行星轨道,宣告着人类正式进入了“太空时代”。
火箭进入外太空
地平线呈现出一片异常美丽的景色,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,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。天空中,群星灿烂,轮廓分明。但是,当我离开地球黑夜一面时,地平线变成了一条鲜橙色的窄带。这条窄带接着变成了蓝色,复而又成了深黑色。
——尤里·加加林,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
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景象
在二十世纪后半叶,国力竞赛之下的太空探索随着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进入白热化。地球上的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,对探索宇宙边界寄予了更为野心勃勃的期望。
艺术从未缺席太空
自太空探索的开端,人类就在不断尝试将文明的印记带至外太空。而艺术,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式之一,从一开始就并未缺席。
1965年,两名美国宇航员就曾悄悄带上一只口琴和一串铃铛登上载人飞船,在外太空奏响了第一曲人类音乐。
同年,前苏联宇航员Alexei Leonov完成了太空漫步的创举,还用带去的彩色铅笔描绘了太空日出的壮观景象,留下了首幅人类在宇宙中完成的绘画。
前苏联宇航员Alexei Leonov在太空中创作的日出写生
据传,1969年,安迪·沃霍尔等六位艺术家共同谋划,在一张陶瓷面板上创作了六幅迷你画作,并为它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——“月亮博物馆”,委托航天工程师在一次太空任务中将其永远留在了月球表面。
《月亮博物馆》,由Andy Warhol, Claes Oldenburg, David Novros, Forrest Myers, Robert Rauschenberg, John Chamberlain创作的六幅迷你画作组成
中国太空艺术史也颇具传奇色彩。
1970年,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,进入轨道运行的同时,以20.009兆赫的频率在太空中广播音乐《东方红》,向世人宣告中国正式加入了“太空俱乐部”。
1977年,记录了地球各个文明语言、音乐以及图像的“旅行者金唱片”随两艘探测器发射升空,开始了在宇宙“海洋”中的漂流,管平湖演奏的古琴曲《流水》被收录其中,若有一天真能漂流到外星生命手中,这或将是他们首先听到的中国声音。
旅行者金唱片
中国商业航天
点燃星际梦想
如今的太空探索,已不再只是国家科研计划的一部分,商业航天更是逐渐迈向主流,SF传奇,为我们打开了开拓宇宙边界以及星际旅行的可能性。
自2010年以来,商业航天领域不时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,而中国作为航天科技大国也在该领域的一线领跑。
2019年7月25日,由民营航天企业星际荣耀(i-Space)自主研发的火箭“双曲线一号遥一”,首次发射即实现卫星高精度入轨。